2009年7月22日 星期三

破除學習英文的七大迷思 Part VII

迷思七:如果沒有從小學英語,英文能力不可能好

台灣坊間的兒童美語補習班在招攬生意時,都會打出「不要讓你的孩子輸在起跑點」之類的口號,文宣中也常出現類似「迷思七」這樣的文字,彷彿在恐嚇最捨得花錢在小孩身上的父母:如果你不儘早讓你的小孩補英文,他就會「前途無亮」,一輩子毀在你手裡!難怪不管經濟多麼不景氣、百業如何蕭條,兒童美語補習班、雙語/全美語幼稚園仍欣欣向榮,大賺其錢。



可是,兒童美語在台灣興盛多年,這些從三歲就開始學美語的小朋友,到底是不是個個都如補習班所說的,成為美語小天才?而那些當年被父母抓去南陽街英語補習班補得天昏地暗的青少年,現在是不是個個英文聒聒叫呢?

那麼,到底是怎樣的一種心態,逼得那麼多的家長不顧一切也要剝奪孩子的童年,將他們送進美語的牢籠呢?

根據國外許多學者的研究,在孩子小時候進行雙語教育(bilingual education)雖然很好,但小孩子母語的發展遠比第二外語重要,因為小孩在學第二外語時,之前在母語中所學得的概念可以大大幫助他們有效的轉換為第二外語中相對應的概念;而且孩子就學後,根據母語所建立的智識及課業發展,也可以當做學習第二外語的重要基礎。另有一些研究指出,小孩母語發展的程度是其第二外語發展的重要指標,亦即如果母語程度較高,通常第二外語的成績也會較好。

老實說,要小孩子越早學英語越好的想法或說法,國內或國外的研究眾說紛紜。而且台灣的一些研究也顯示,小孩子如果在幼稚園學英語、但進入小學後沒有繼續學的話,英文程度將只停留在原先的程度,甚至退步。

再者,台灣所謂的雙語幼稚園,絕大多數只是聘請會講美語、不懂兒童學習理論的教師帶領學童成天唱唱跳跳、玩遊戲。這些活動對於孩童全面美語能力的提升並沒有多大的幫助。如果孩童本身的智能還在剛發展的階段,認知架構發展很有限,在這個階段學美語,充其量只是將孩子教育成一隻隻學話的鸚鵡。這也是為什麼有些在美語補習班很久的小朋友,會說出發音極漂亮、乍聽之下很不錯的簡單句子,但如果要稍微深入與之交談,他們就會完全無法應對。同樣的,這些小朋友平時欠缺讀、寫英文的機會,一旦進入中學,面對除了「會話式英文」(conversational English)以外的國中「課業英文」(academic English)、便會出現成績一下子倒退許多的情形。

「儘早學英語」這個迷思其實也讓許多過了「青春期」的人得到一個好藉口:「反正我如果沒有從小學好英語,以後就算再如何努力也不可能把英文學好,乾脆放棄算了!」但是過了一定年紀的人,真的就再也學不會英語嗎?非也!

根據第二語學習理論,「大人」與「小孩」在學習第二語時,有以下的差別:

第一,小孩因為發聲器官尚未發展成熟,故較有可塑性,通常經過教導後能夠發出母語之外的音;相對的,大人因已過青春期,發聲器官發展成熟,很難再做改變(例如一個人的母語若無捲舌音,碰到第二語的捲舌音,舌頭便很難捲起發音。這是為什麼英語的 r 對日本人來說通常很難)。這也是為什麼如果小孩子在青春期學會第二語的發音,將來可以講出如「母語」般發音的第二語,而成年人卻很難的原因。

第二,小孩子因為通常比較不怕犯錯,因此較勇於練習第二外語。這種特性會幫助他們進步神速;反之,大人因有較強的「自我」(ego),也較敏感故,無形中也減低許多練習的機會。

第三,成人雖然在發音上比不過孩童,但因為有高於孩童的智能、分析、思辨能力,以及良好的母語認知,因此對於需要較高「思考層次」的外語活動(例如:寫作、閱讀、文法結構、辯論等)有較好的掌控。另外,憑著良好的學習策略,一個成年人就算很晚才接觸第二語,也可以憑藉其心智的成熟度以及努力不懈的精神,將第二語學到臻至完美的境界(除了「發音」),這樣的例中外比比皆是!

所以說,學好英文永遠不嫌晚。你還在等什麼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